身為一個工程師,並不容易了解庫存有多麼恐怖,因為我們看不到庫存數字與庫存價格,但我們往往是庫存的始作俑者,而一旦有了庫存,可以用來營運週轉的現金就會被咬住,如果沒有警覺,公司可能就快速進入慘澹狀況。
電影《當幸福來敲門》中,主角花光所有的積蓄買了「骨質疏鬆掃描儀」,然而機器賣得並不理想,幾乎一臺也賣不出去,後來主角甚至淪落到老婆跑了,付不出房租,只能帶著兒子在地鐵的廁所洗澡的困境。
看著這樣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,劇情可能很感人,但是主角一開始的悲慘命運卻很嚇人,不知道觀眾是否能深刻體會賣不出去的庫存所帶來的壓力,現實業界卻每天都上演著這樣嚇人的事情。常常聽人家說,神仙也賣不掉的是庫存,當公司開始堆積庫存,代表的是現金被積壓了,而且,也常常是惡夢的開始。
身為一個工程師,並不容易了解庫存有多麼恐怖,因為我們看不到庫存數字與庫存價格,但我們往往是庫存的始作俑者。有很多公司,研發單位做了產品,還沒有好好驗證,就開始出貨銷售,結果賣不出去變成庫存。也有的狀況是,研發出的東西沒有競爭力,或者一邊量產一邊修改,導致很多料件堆放在倉庫裡面也沒有人想起來,這筆錢就算是損失了。我曾經請教過一個學長,該怎樣教育研發人員降低庫存、減少呆料?學長說,首先要建立正確的庫存編碼方式,讓工程人員在設計的剛開始就查詢共用的零件,同時設計的產品中,能讓零件統一、共用,盡量讓每個研發人員使用的零件都相同,而不要各有各的習慣,這些講起來都是細節,我個人覺得總歸一句話──「就是要讓複雜的零件種類簡化」。
很多事情,在研發人員一個起心動念之下就會完全不一樣。有個朋友在一家以成本超低著名的公司上班,有一次剛好遇見他正在跟工程師討論新產品的電路設計,他很得意地跟我說,原本的設計需要用到70項零件種類,在他詳細比對,並且將該設計裡面可以使用統一規格的零件,都用同一規格取代之後,零件種類降低為50種。
我想不出這有什麼好得意的,他只好耐心解釋:「每一種零件,都是要量大價格才會低,如果我能把料件統一使用公司裡面量大的規格,或者因為統一料件之後讓該料件的採購數量放大,就可以大幅壓低成本!另外,統一之後也可以減少量產失誤、庫存雜亂、進貨複雜度等問題。」以前帶過我的前輩常常說:「好的研發人員,讓複雜的事情變簡單」,我漸漸明白其中的道理了。產品一開始設計的時候,如果沒有考慮以上細節,後面就會拉出一長串越來越複雜的人力物力,這些都是額外的時間與成本。
課堂上教授曾經問過,如果有一天,你想要買下一個工廠,那麼第一件事情你應該要看什麼?答案就是看庫存,因為那是企業經營好壞,文化優劣的第一表徵。但是,庫存並非全然不好,有些長輩反而因為累積了庫存,為了消化這些零件,逼得他們拼命去想、去找、去問,最後竟然成功開拓出商機,雖然那些庫存可能還是沒有賣出去,但是卻讓他們賺到遠超過那些庫存價值的財富。就像很多債臺高築,卻不輕言放棄的人,負債的壓力反而成為他們奮鬥的原動力,最後不僅還清債務,還賺到了新的人生。但這其實只是少數的特例。
時間拖得越久,庫存的實際價值會呈幾何級數遞減,尤其是高科技產業,新的產品不斷推出,倉庫裡的東西很快就失去價值。
我曾經有機會陪朋友去倒閉的公司倉庫搬貨,我的第一印象是,整個倉庫黑鴉鴉的都是過時的零件和零散量產尾數,我們找了半天,都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。那時候我朋友說,你知道這個倉庫裡面這些垃圾帳面價值是多少嗎?他伸出五個手指頭,五億,你信不信?不管我信不信,實際的價值可能連五萬都不到。
既然庫存這麼可怕,為什麼還會有庫存?除了研發人員沒有將各類設計好好統一整理整頓之外,經營者的內控也大有問題──量產剩餘的尾數料件沒有歸回原位,產品的編號錯亂,同一種零件有好幾種編號,更可怕的是做到一半的半成品亂堆,沒有人知道該怎樣處理。當我們眼中只有看到訂單,卻沒有看到品質,或者只想著擴充,忽略掉驗證,套一句老人家的話:就是貪心。
「誰想要這樣?還不都是被騙的!」雖然說被人家騙,買了貨客戶卻取消訂單,但是如果這個產品夠好,其實也不愁賣不掉吧?如果當初有考慮到公司的體質,不好的交易條件無法接受,也就不用硬吞吧?我們都想讓公司上市上櫃賺很多錢,但是在這之前需要思考公司的口袋有多深?各個環節是否能認真思考把事情變簡單?
一旦有了庫存,可以用來營運週轉的現金就會被咬住,如果沒有警覺,難免就落入惡性循環直到財務出現狀況。只是看報表是不會有感覺的,有空常去倉庫走走,翻翻那些塵封的零件,心理一定會有感觸的。
要體驗庫存的壓力很簡單,去五分埔買一些衣服到網路上去賣,殺價競爭與賣不出去的焦急感很快就來到,即使對你而言衣服可能只是不到1, 000元的投資。但是倉庫那些黑鴉鴉的庫存,至少都是百萬千萬的損失呢!
參考連結
http://www.ithome.com.tw/itadm/article.php?c=52063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